当前位置:首页 > 奇闻异事 >

【苗族杀鱼节】带给您一场充满野趣的狂欢遗风!

时间:2017-07-10 来源:毒蛇网 作者:蛇迷 点击:0

   导读:苗族杀鱼节 一场充满野趣的狂欢,苗族“杀鱼节”,在每年夏季举行,苗语叫“停米”,意思是用鱼叉、木棒抓鱼的活动,带有原始社会群体狩猎的遗风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苗族“杀鱼节”,在每年夏季举行,苗语叫“停米”,意思是用鱼叉、木棒抓鱼的活动,带有原始社会群体狩猎的遗风。目前还传承“杀鱼节”风俗的苗族部落,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乌江上游的福泉市和开阳县交界一带的河谷中,以福泉市王卡苗寨的杀鱼节最为隆重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苗族先民最早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,其祖先是蚩尤,后因战争等原因,逐渐向南、向西大迁徙,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。为远离战火,他们往往在偏僻的高山险峰之上择地而居,王卡苗族也不例外,他们的村子就建在峭壁林立的乌江峡谷之上。也正因为王卡苗寨的偏僻,远离现代工业文明的破坏,这里山高谷深,水质清冽,鱼类丰富,为杀鱼节的传承提供了可能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清晨,位于山顶的王卡苗寨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,全村的成年男性手持鱼叉等捕鱼器具整装待发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妇女们则准备好一整天的食材,跟随家人一同下河捕鱼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携带的饭篮里是各种精致食物,这是苗族用天然植物染料染成的七彩糯米饭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苗家人用自家玉米喂养土猪制作成的腊肉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苗族人吹着悠扬的芦笙歌曲,跳着欢快的舞蹈,一路护送“勇士”们走到山下的河谷去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妇女们为捕鱼“勇士”送行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祭师走在队伍最前面,他们负责捕鱼活动开始前的祭祀水神活动。苗族人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,其信仰系统极为复杂,族内也因地域不同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成年女性不但负责携带食物,还要照顾好小孩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这位大伯肩上扛的是并不是简单的稻草,而是用稻草包裹的“闹鱼”药草——化香叶,放到河里让鱼头晕,然后捕捉之。现在很多农村使用农药药鱼、电鱼,结果摧毁了整条河流的生态系统,而这种纯天然的药草,则让渔业可持续发展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妇女背着竹子编的鱼笼,所有的捕鱼用具,都很原生态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来到河滩上,在捕鱼之前,苗族人要祭祀河神,女孩们在“祭师”身后唱着古老的歌谣,感谢河神的馈赠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祭祀过后,大家淌着河水,往河谷深处走去,准备捕鱼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人们将稻草包裹着的化香叶投入水中,使鱼儿昏睡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之后捕鱼开始,大家分列河流两边,眼疾手快地找寻河中目标,像闪电般地抛出手中鱼叉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苗家小伙从小耳濡目染,练就一手捕鱼绝活,湍急的河水中基本一叉命中,又快又准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一位小伙把捕获的鱼绑在腰带间,以吸引异性的关注,在王卡苗寨,男孩捕获的鱼越多,对女性就越有魅力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妇女们也是满载而归,捕获的鱼被带回苗寨。

苗族杀鱼节
 
   捕鱼活动结束后,苗族人来到河滩上,摊开各种准备好的美食和美酒,大快朵颐欢快聚餐。杀鱼节,也成为苗家人一次难得的聚会和郊游!
 
   声明: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 上一页     下一页

   温馨提示:本栏目故事仅供娱乐!勿对号入座!不造谣、不传迷信、人人有责!
  • 下载app
     扫描二维码下载APP
  • 微信关注
     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
  • 广而告之

    广而告之


  • 毒蛇网:皖ICP备13012650号
  • 网站安全